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保温和墙体围护功能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施工方便的新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技术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同步施工,同时保温层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或其他无机材料防护层;
二是施工后结构保温墙体无需再做保温即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尤其是防火标准要求;
三是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外墙外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已发展30余年,这种给建筑穿“棉袄”的保温方式,曾是我国保温技术的主体。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贴砌类、粘贴类、幕墙类等各种外墙外保温形式。当前主要以薄抹灰系统为主,该系统采用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性聚苯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接施工的保温技术。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具有隔热效果好、质量轻等优点,并已建立了一套施工规程和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住房要求标准的提高,现有的外墙保温技术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外墙外保温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外墙保温层设计寿命仅为25年,而建筑物的寿命为50~70年;有些外墙保温三五年就出现开裂现象,并发生砸坏车辆、砸伤人的次生事故;后期维修费用大,据估算每平方米维修费用高达千元,还将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影响环保质量和城市形象;容易引起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
2017年6月14日英国伦敦塔楼高层公寓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惨重,现场触目惊心。不只是在英国,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高层建筑过多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许多地方高楼平地而起,高层(8层以上,超过24米)超高层建筑急剧增多,建筑高度不断攀升,体量和跨度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现有高层建筑34.7万栋,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6000余栋,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在建筑节能初期,外墙保温使用了约30亿立方米易燃、可燃的有机保温材料,一旦墙体保护层脱落、破损,遇到明火就会迅速蔓延,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火灾,而高层发生火灾的消防扑救是全球性的难题。可以说,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的同时成了火灾的导火索,而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造成42人死亡,52人受伤;2011年2月3日,被称为沈阳第一高楼的皇朝万鑫大厦发生火灾;2015年11月26日,郑州冉屯路九龙国际在建大楼发生火灾,大火在很短时间内从一楼烧到34楼,2名工人身亡;2018年2月1日郑州绿地原盛国际办公楼发生火灾,短短一个小时,过火面积就达2000平方米……中国消防网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共发生高层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其中特别重大火灾3起、重大火灾4起、较大火灾24起。惨痛的教训说明,现有的外墙保温技术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强烈呼唤新的保温和防火兼顾的技术,即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业内人士表示,该技术体系既是满足建筑物安全耐火等级的体系,又是可实现建筑节能高效保温的体系。
龙新手机官网